如果我们用解构主义的眼光看,《指环王》就是一部西方战胜东方的假想历史。
护戒使者弗罗多
长期以来,西方人都处于一种二元对立的历史观之中,他们认为东方的崛起,必然以西方的衰落为代价,因此,西方一直对东方保持着一种偏见、仇恨,乃至是恐惧。《指环王》可以说是用一个正邪二元对立的魔幻故事隐喻西方战胜东方,可以说是一段魔幻版的中世纪史。
精灵公主阿尔玟
从表面上看,《指环王》是一个正邪大战的通俗易懂的故事,但是故事的背后是这样的一个逻辑:西方受到东方的压迫,于是必须克服对东方的恐惧并战胜东方,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本质上是西方人通过文艺的方式重返中世纪,并扭转了被东方入侵的历史。
刚铎国王
《指环王》系列电影的原著来自英国作家托尔金的同名小说,作为欧美魔幻文学的史诗巨著,《指环王》在西方的地位可以与《西游记》在东方的地位相提并论。尽管原著的灵感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可是西方与东方的斗争史或许才是这个故事最真实的底本。
约翰·托尔金,代表作有《指环王》三部曲、《霍比特人》系列等欧美家喻户晓的魔幻文学作品
说白了,与东方的对立、对东方的恐惧,早已经深深刻入了每一代西方人的潜意识里。按照托尔金的说法,创作《指环王》是因为看到西方虽然有完备的历史记录,却缺少一套本民族的魔幻叙事作品。于是“为了填补英美魔幻文学的空白”,《指环王》在1949年到1957年被创作完成,成为后世西方魔幻文学的鼻祖,比如《权力的游戏》的原著《冰与火之歌》。
改编自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的《权力的游戏》
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叙事传统中,神话、史诗以及寓言都是取材自真实历史事件,所反映的也绝对是本民族的价值观,因此《指环王》影射了西方最深刻的民族心理:那就是对东方的恐惧。《指环王》拥有庞大的世界观、多元的种族和酣畅淋漓的正邪大战,托尔金融合了中世纪的骑士传奇、魔法故事,当然还有西方的历史,创造出了一个无比精彩的历史隐喻。
如今的大众对《指环王》的故事如数家珍,应该还是拜系列电影所赐。《指环王》三部曲上映于2001年到2004年,可以说是举整个西方世界之力缔造出来的。电影由新西兰名导彼得·杰克逊操刀,集合了美国的电影工业、新西兰的如画风景、英国的文学底本以及大半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演员。说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丝毫不过分。
彼得·杰克逊,代表作有《指环王》三部曲,《霍比特人》系列,《金刚》等电影
电影中如世外桃源的夏尔村,可不是绿幕制造出来的,而是在新西兰真实的取景地。
新西兰
三部曲布景宏大、制作精良,光是群众演员就动员了2500人,扮演人类军队和半兽人的全部都是新西兰陆军士兵,要知道新西兰全国的军队不过5000余人,却给《指环王》剧组提供了一半的兵力,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相助。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指环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叫好又叫座。电影的制作成本高达2.8亿美元,在当年是全球制作成本最高的电影,如此之大的投资让投资方新线影业做好了破产准备,结果三部曲全球狂收票房29亿美元,比成本的10倍还多;同时,把国际上能拿的奖拿了个手软,获奖351次,提名284次,其中有17个奥斯卡奖,2005年的奥斯卡奖颁奖典礼上,《指环王3:王者无敌》创造了叹为观止的11提11中,再也无人打破。
以至于2005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得奖者上台领奖时打趣道:“幸好《指环王》没有报名最佳外语片”。恢弘的世界观、精美的服化道、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故事、深刻的隐喻,《指环王》是一曲关于友谊、爱情、勇气的史诗,如此的史诗巨作,真是看一部少一部,虽然三部曲总片长接近12小时,可是你在观影过程却不会感到乏味。
精灵女王凯兰崔尔
在中国互联网中,《指环王》一直被戏称为“欧美西游记”。故事一共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以人类和精灵为主的正义阵营与以半兽人为主的邪恶阵营的对抗,一条是霍比特人弗罗多一行人将魔戒护送去魔王索伦的大本营魔多销毁的旅程。和《西游记》一样,《指环王》也建构了一个庞大的魔幻世界体系,人、神、魔三足鼎立,而故事的本质其实也是一个成长故事。
在表面看,是主角弗罗多的成长;从深层看,是西方世界的崛起。
人皇阿拉贡
同样是“走出去”的故事框架,却呈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西游记》是排除万难,取得真经,象征着东方对外学习的渴望;《指环王》却是寻找信仰,销毁魔物,象征着西方征服破坏的欲望,暗合着两个不同世界对外部不同的探索方式。
时至今日,《指环王》不仅仅是一部文化盛宴,更是一部丰富的假想历史。但是,尽管《指环王》是不可多得文化精品,我们也不能忽视它背后恶毒乃至是颠倒黑白的历史隐喻。
咕噜史密戈
从浅层的打怪故事往下挖,《指环王》的隐喻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你了解历史,特别是欧洲中世纪史,你会发现《指环王》根本就是一部臆想的西方战胜东方的中世纪假想历史。
十字军东征
《指环王》成书的50年代,东西方开始美苏冷战,东方阵营与西方阵营再次回到了历史上的对峙状态。这一切都会反映在文艺作品中,西方人认为西方和东方之间的对立、斗争是历史常态与主旋律,而和平共处反而是偶然事件,这和东方人的思想正好是倒过来的。
美苏冷战
因为西方认为历史的本质是一种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他们觉得世界必然由西方统治,否则就是被东方灭亡,因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而统治世界的前提就是打败东方。
白袍巫师甘道夫
因而,冷战也被许多西方人看作是东西方斗争的延续,托尔金作为牛津大学的历史文学教授,如此看来,《指环王》虽然只是一部通俗魔幻小说,但是里面的历史隐喻应该都不是空穴来风,它深刻反映了西方人潜意识里对东方的敌意和恐惧。
半兽人
在《指环王》设定的中土世界中,从高到低有精灵、人类、矮人、霍比特人和半兽人五大种族,它们都不是随意设计出来的,而是和历史上的族群一一对应,就像鲁迅说的:“杂取种种人,合为一种”。《指环王》在故事层面回归了通俗的正邪大战,以正义一方击败失败一方告终,而这种胜利更深层次的意味是代表正义的西方在价值观上的获胜。
中土世界
从地理上看,中土世界的地缘格局和欧洲大陆基本上如出一辙,西部是一片汪洋大海,东部则有群山与东方隔绝,这个幻想世界本身就是欧洲的隐喻。距离上的遥远,变成一种可怕的恐惧,最惊人的是,故事中反派的两个战争策源地都在中土的东方,一个是白袍巫师萨鲁曼的艾辛格,一个是魔王索伦的老巢魔多,距离人类世界一远一近,可以看作是中东与远东。
魔多
有意思的是,魔多作为《指环王》中的终极反派大本营,是铸造和销毁魔戒的地方,也是一切战争和邪恶的来源,而它的地形是北、西、南三面环山,东边却畅通无阻,这和俄罗斯、中国、蒙古、印度这些古老的东方地区的地形如出一辙,隐喻着西方人对于东方大陆的一种想象:封闭隔绝,却有着巨大的战争潜力。
索伦
事实上,一个隐喻呼之欲出了,魔多就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黑暗封闭、邪恶好战,它可以是近东的东欧、俄罗斯,也可以是中东的阿拉伯、波斯,更可以是远东的中国、印度、日本,并且还添加了纳粹德国和苏联的色彩。如此一来,半兽人自然就是杂糅了匈人、匈奴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土耳其人、俄罗斯人乃至中国人形象设计出来。
半兽人
与此同时,所有正义勇敢、美丽聪明的种族,比如精灵、霍比特人和人类无一例外都生活在西方,而且是越往西越纯洁高贵,比如精灵的居所比人类还要西边。地理位置就是意识形态,一目了然,几乎可以说是最浅显的隐喻。
《指环王》中的正反派当然对应着东西方,以精灵为代表的正义阵营属于西方,而以索伦为首的半兽人属于东方,特别是半兽人,愚蠢、丑陋、嗜血、残暴,这当然不是偶然的艺术设计,而是西方视野下对东方的刻意“丑化”。
而这五大种族,如果回到中世纪的语境下,你会发现,他们是一一对应的。
首先是精灵。他们是最高贵的种族,拥有非常严密的礼仪制度和等级秩序,掌握着其他种族没有的法力,拥有制造武器的技术和治愈的魔法,同时还是中土世界最高贵的种族血统,那么这样来看就很明显了,他们就象征着中世纪的罗马的天主教教会。
精灵王子莱格拉斯
其次是人类。他们在中土世界是人口最多的种族,也是对抗魔多大军入侵的主力,他们的能力平平,但是拥有最完整的组织力量。那么很明显,他们就象征着欧洲各国的封建领主、骑士、农民、手工业者,而他们始终臣服于精灵的威权,比如人皇阿拉贡,他虽然是人类,却拥有精灵血统,这象征着中世纪欧洲封建王权与宗教神权的结合。
甘道夫为阿拉贡加冕
事实上,人皇阿拉贡的这个名字,来自于西班牙历史上的阿拉贡王国,这个天主教白人政权成功驱逐了占领西班牙长达700年的北非穆斯林完成复国,因此,人皇的名字的隐喻可以说是非常明显了。
西班牙复国运动
再次是矮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种族,他们留着大胡子,手持战斧,戴着牛角帽,身材矮小却力大无穷,喜欢挖矿、收集财富,那么意思也很明显了,他们象征着欧洲历史上的蛮族,是杂糅了日耳曼人、维京人、犹太人等民族形象塑造出来的。
矮人
然后是霍比特人。他们是《指环王》的主角,不喜欢名利财富,也不喜欢开疆拓土,民风淳朴、乐天知命,是故事中最纯洁的民族,其实他们就是托尔金的家乡人民,也就是英格兰的乡下人,并且还有基督徒的意味,是非常纯洁的西方人。
霍比特人
最后是半兽人。他们几乎可以说是集合了所有民族的缺点,邋里邋遢、智力低下、贪婪无度、嗜血残暴,非常喜欢入侵其他种族,而且最重要的是半兽人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大,有很浓厚的游牧色彩和异域恐惧,那么很显然,他们象征着曾经入侵欧洲的东方民族。
半兽人
魔戒,这个《指环王》中最核心的道具,同样是一个文化意蕴很丰富的象征。传说中,魔王索伦打造了20枚魔戒,3枚归精灵王,7枚归矮人诸侯,9枚归人类国王,而索伦自己留下了最强大的至尊魔戒,仅此一枚就可以驾驭众神,而《指环王》的主线故事就是“销毁魔戒”。
魔戒上的文字类似阿拉伯文或波斯文
在故事中,除了心地纯良的霍比特人弗罗多外,没有任何人可以抵御至尊魔戒的诱惑,包括最圣洁高贵的精灵女王,因此,魔戒就象征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对神明的解释权,它关乎着东方和西方谁是真正的历史主宰的问题。谁得到魔戒,谁就可以统治中土世界。
咕噜
可是,最后魔戒却被最纯洁的霍比特人销毁,这就很有意思了,这代表着西方拒绝承认东方的权威,因为魔戒是索伦打造的,西方不愿意和东方争夺统治权,而是准备开创属于自己的新世纪,将西方的文明作为唯一的普世价值观,想来美国霸权的底层逻辑的确如此。
作为一部史诗级的魔幻巨作,《指环王》不可能少了宏大的战争戏,而这些战争场面,更是集中地体现了这种历史隐喻,几乎可以说是翻版。
西方史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类似西方人的春秋战国时期,此后亚历山大帝国短暂统一。《指环王》一开始,人类世界四分五裂,三大王国洛汗、刚铎和亚尔诺互不来往,精灵也不支援人族,这无疑象征着罗马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
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由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36年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但是只存在了13年。随后的罗马帝国,更是西方历史上的共同祖先,也在395年走向分裂,也就是后来的东西罗马,在《指环王》中也就是洛汗与刚铎。
洛汗国
在真实的历史中,罗马帝国最后覆灭了,东西罗马再无统一的可能,然而在《指环王》中,历史得以改写,洛汗与刚铎最终重归于好,甚至是合二为一,这也是西方人骨子里对于统一的渴望,也是后来的欧盟的文化起源,事实上,西方也一直在强调一体化。
东西罗马
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却也只统治了西欧地区,而此外的东欧虽然也是欧洲民族,却被视为异族,特别是东斯拉夫人,也就是俄罗斯人,一直被西方排斥,甚至看作是“东方民族”,这种对东方的排斥,已经成为西方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俄罗斯人由于被蒙古人统治过上百年,而被欧洲人视作“蒙古后代”
洛汗国靠近东方,擅长养马,骑兵很强,它象征着那些位于东欧地区的天主教国家,具体来说是匈牙利、捷克和波兰的结合体;刚铎是最强大的人类王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位于中土世界的西方,也是最核心的地区,它就是西欧三国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混合体。
欧洲
精灵族的隐喻更为明显,《指环王》中,当精灵公主阿尔玟看见主角一行人遇袭时,以精灵语召唤泉水迎敌,尽管这种语言是托尔金自创的,但是它的语法、词汇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它来自拉丁语。而拉丁语在中世纪的时候,可是罗马教廷专用的语言,是欧洲各国的雅言,是最正统的语言,其背后的隐喻当然不言而喻。
《指环王》规模最大、最出彩的是圣盔谷之战和白城之战,这两场战争高度浓缩了欧洲历史上遭遇东方入侵的各场大战的细节。
从历史上看,这两场战争都不是虚构的,而是借鉴了许多欧洲历史上的著名战役而来。匈人围攻西罗马都城拉文纳之战、耶路撒冷十字军防卫战、蒙古入侵基辅之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围攻东罗马都城君士坦丁堡之战、匈牙利防守战、波兰抵御蒙古入侵之战以及波兰翼骑兵解围维也纳之战等众多战役,都可以在其中找到隐喻。
不同的是,这些战役在历史上绝大部分都以东方获胜为结果,但是在《指环王》里却实现了西方的获胜,这很明显是一种历史的改写,是西方人重获自信的方式。
西方历史上还有所谓“日后悔改”的投降方式
第一场是洛汗对战萨鲁曼大军的圣盔谷之战,这场战役是一场围城战。圣盔谷易守难攻,建在山谷之间,这样的要塞在欧洲历史上有过不少,比如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拉文纳,这场守城大战不免让人联想到匈人阿提拉围攻西罗马拉文纳之战、天主教之盾匈牙利防守奥斯曼入侵以及耶路撒冷守城战。
圣盔谷
半兽人的攻城方式是用火炮轰击,和1187年的耶路撒冷防卫战如出一辙。半兽人炸开了洛汗都城的城墙,在缺口上作战。历史上,当年十字军也是在耶路撒冷的缺口处顽强抵抗萨拉丁的阿拉伯大军,作战长达半个月,但最终耶路撒冷还是陷落了。可是在《指环王》中,同样的剧本,却是以西方人获胜为结局。
原因很简单,因为《指环王》采用了历史拼贴的手法,在这场围城战中加入了波兰翼骑兵驰援维也纳的情节,1000多名洛汗骑兵就打散了1.5万半兽人大军,历史由此改写。说起来,波兰翼骑兵实在是西方人的骄傲,被誉为“天主教之翼”,1683年奥斯曼帝国兴兵20万大军,企图一举拿下神圣罗马帝国都城维也纳,苦战百日后,眼看就要成功,然而随着波兰翼骑兵的抵达,奥斯曼最终大败,神圣罗马帝国由此得救。
波兰翼骑兵
故事中的洛汗国皇子伊欧墨,所率领的骑兵团就以波兰翼骑兵为原型,他们此前被蛊惑了心智的老国王希优顿放逐,正代表着一度不被天主教廷所承认的波兰人。然而他们最终迷途知返,当伊欧墨骑士团出现,战局可以说是摧枯拉朽一般逆转。和历史上的维也纳之战如出一辙,更代表着西方力量的团结。
被萨鲁曼蛊惑心智的希优顿国王
另一场白城之战更是集大成者。刚铎都城米纳斯提力斯,可以说是东罗马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的翻版,这场战争浓缩了两场经典欧洲大战,那就是奥斯曼帝国入侵君士坦丁堡之战和蒙古帝国入侵基辅之战。
白城
《指环王》中的半兽人着墨不多,是很脸谱化的形象。然而,这个族群却有几个特点被一再渲染,那就是他们很擅长制造攻城器械和火炮,而且还十分喜欢射箭。
半兽人
它们攻打白城的方式是先用投石机,而后用火炮,最后用箭雨洗地,这很明显是欧洲历史上蒙古大军进攻的打法,这一套战法后来还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学习,用在了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围城战之中。在历史上,蒙古人从中原、东欧掳走许多能工巧匠,让他们制造攻城器械,在攻打巴格达、基辅等许多城市时都是靠着火炮、弓箭,如此看来,半兽人绝对隐喻着蒙古人,但又不仅仅是蒙古人。
戒灵
白城之战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那就是为了迎战魔多大军,阿拉贡唤醒了一支效忠于他的亡灵大军,定睛一看,这些亡灵身着的服饰是东正教的风格。很明显是隐喻了被西方视作异端的俄罗斯人,但是他们又能够被阿拉贡所驱使,暗示着俄罗斯人也终将臣服于西方。
亡灵大军
在魔多大军中,更是有着对东方民族五花八门的再现。除了形似匈奴人和蒙古人的半兽人,还有一支从南方而来的海盗部队,他们明显是象征着红海地区的阿拉伯海盗,他们的衣着也是典型的阿拉伯和波斯风格,裹着头巾、穿着夹袄。
另外还有一支战象部队,士兵的打扮也是宽大的袍子,蒙着面,骑着战象作战。早在希波战争时期,希腊人对战的波斯人就已经驯服了战象,它们当然是隐喻历史上进攻斯巴达的波斯大军,无一例外,都是东方民族。
同时,主角身上也有很浓郁的隐喻色彩。弗罗多带着魔戒前往魔多,他代表着马可·波罗和哥伦布式的人物,他们的目的是对外交流、殖民扩张;而阿拉贡在刚铎率领大军抵抗魔多军队,象征着西方对东方的抵抗,他最后与精灵公主成婚,佐证了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指环王》的结局是精灵、人类大军反攻魔多,这是历史上十字军的夙愿,那就是攻下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大马士革,然而历史上十字军从未获胜,可是在《指环王》里西方人获胜了。各国观众都被带入了西方视角,潜移默化就认为东方是邪恶的。
故事中,魔戒的销毁是一个终极隐喻,它代表着东方文明的彻底沦丧和西方文明的彻底获胜。咕噜这个人物是最有文化隐喻色彩的一个,他本是霍比特人,因为接触到了魔戒,在日复一日的侵蚀中丧失理智,变得面目可憎,他代表着那些被东方文明所驯化的西方人,也就是巴尔干半岛上的穆斯林群体和俄罗斯的外族人。
以文化解构的眼光看,《指环王》根本就是一部西方一步步战胜对东方的恐惧,摆脱东方的影响,并最终战胜东方的假想历史。只不过,它被包裹在一个通俗易懂的娱乐化故事里,继而将这些西方恶毒的隐喻和偏见,变得那么老少咸宜。许多人看出了端倪,也问过托尔金,托尔金闭口不谈,但我们都知道,它绝对是一个西方本位的故事。
当然,在今天的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对立冲突绝对不会是历史的主旋律,虽然和平远远还没有到来,但是人类走向大同的趋势浩浩荡荡,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