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石油开采设备方面,俄罗斯一直都主要从中国进口设备,但是在西方国家放松制裁时,它们又会找到西方国家公司继续高价采购贴牌设备。俄乌战争爆发前,俄罗斯从西方国家源源不断的采购各类半导体设备和芯片,但是在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西方断绝了俄罗斯的贸易往来,但即便是如此,俄罗斯也想方设法的从黑市上高价采购西方国家芯片。
邱淑华(左三)领衔演出东北大鼓群口曲目《雁归来》。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王咏梅
“下江派”东北大鼓传承人邱淑华心里仿佛“有一团火”,致力于东北大鼓薪火相传,她的“日程表”总是排期满满。风尘仆仆地下乡演出刚返回哈尔滨,她就着手排练已入围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的新曲目《桂梅赔情》,并专程去北京请曲艺名家、恩师刘兰芳悉心指导……七月末,邱淑华将赴山西参加全国性曲艺最高专业奖比赛,让东北大鼓的魅力与传承发展绽放“新韵”。
1976年,邱淑华出生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兴盛乡辛家村,那时,五常与吉林舒兰、榆树,并称为“东北大鼓之乡”。“每逢农闲时节,夜晚田地里蛙鸣、蟋蟀声声,老艺人三弦琴、书鼓一响,韵味十足的东北大鼓开场……”,这个场景成为邱淑华至今难忘的“乡音乡情”!4岁痴迷东北大鼓艺术,9岁拜师学艺,口传心授过程中邱淑华遇到了“三个难题”:“鼓套子”节奏、力度掌控难,两只手既要快慢节奏不一样,又需相互配合,鼓点才能饱满有力、千变万化;“说比唱难”,一部长篇大书靠“硬记”熟背于心,难度可想而知;“即兴抓唱词”难,讲求“十三道大辙”,须合辙押韵,最考验综合艺术“功底”。“热爱,就会不畏各种困难。”邱淑华如是说。无论是钻研技艺,还是担当非遗传承人使命,从艺40年来,邱淑华执着以求“初心未改”。
12岁登台演出,先后师承“三弦一绝”高贵、东北“鼓王”夏晓华、曲艺名家刘兰芳,并在演出实践中不断打磨,邱淑华逐渐形成“声情并茂、刚柔并济”的演唱风格,尤以长篇大书见长,声名鹊起。邱淑华深知“艺术求索从未有止境”,她拜师夏晓华,并由此与非遗传承“血脉相连”。在夏老师的推荐下,2003年邱淑华考取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原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成为东北大鼓界首个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南有评弹,北有曲校”,在艺术的熔炉里,邱淑华在表演技巧、表演素质上有了质的飞跃。在校学习期间,她利用每年寒暑假,协助老师夏晓华担当起东北大鼓艺术保护与传承工作。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006年6月,以夏晓华、邱淑华为代表的“下江派”东北大鼓“申遗”成功,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欲求木茂者,必固其根本。邱淑华留校任教,传授东北大鼓、评书、三弦伴奏技艺,8年间培养了辛越、李亭亭、姚雪等一大批弟子,为北方曲艺培育新生力量,邱淑华亦成为东北大鼓艺术主要传承教师。2008年6月,黑龙江省文化厅授予邱淑华黑龙江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东北大鼓地域性鲜明,它的根在这片黑土地,艺术传承与创新,就是要不断满足观众的需求……”2011年年初,邱淑华调到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她一直坚持演出、教学实践,并为东北大鼓传承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她汲取东北民歌、地方小调等艺术元素,创新曲牌《采桑》《东腔》及紧打慢唱的《流水板》《慢西城》等,使东北大鼓曲牌多样化,人物塑造更具张力;她把前奏曲和间奏曲融入“现代元素”,如《清官颂》前奏揉进了电视剧《包青天》旋律,既不失东北大鼓风格又有新意;她借鉴民歌、戏曲发声方法,形成清脆柔美、甜润流畅的演唱方法;集体创作的东北大鼓群口曲目《天上人间冰雪情》,获黑龙江省第十三届“群星奖”金奖……在创新曲牌、演唱方式、表演方式上,实现了“有序、适度”的突破。
欲求流长者,必浚其泉源。“非遗保护刻不容缓,只有守护好东北大鼓的根脉,才能更好地传承创新……”对此,邱淑华感触颇深。2011年,她三次登门拜访78岁的“下江派”老艺人韩永田,采录其代表作《月唐传》全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音像资料。她说:“有时我从睡梦中惊醒,生怕错失了‘争分夺秒’的机会。”为了避免人走曲散,邱淑华自费2万元采录老艺人高贵、李海田60多种东北大鼓三弦伴奏曲牌;自费5万元挖掘东北大鼓曲目书目……这一切,都成为了非遗传承不竭的“精神动能”。
2014年,恩师夏晓华病故,邱淑华独自担当起“下江派”东北大鼓传承人重任。只要有益于东北大鼓传承,她就不遗余力:采用巡演、大篷车等多种形式,传播普及东北大鼓艺术;开办“下江派”东北大鼓传承基地,2015至2018年期间,自筹资金2万元,举办了3期传承人培训班,培训50余人次。演出、教学之余,邱淑华发表《东北大鼓的缘起》《东北大鼓的传承发展》等10多篇论文,正在撰写的《东北大鼓理论教材》《东北大鼓三弦音乐教程》,出版后将填补我国东北大鼓理论著作的空白。2018年,邱淑华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聚焦新时代、新风貌,彰显真善美的“艺术永恒主题”。2023至2024年,邱淑华先后创编、表演东北大鼓新曲目《雁归来》《桂梅赔情》,讲述从黑龙江走出去的两位杰出女性——马旭勤俭一生,却为家乡捐款1000万元助学,张桂梅以“教书救人”为己任,帮助大山里的女孩子读书改变命运的动人故事。
非遗传承再谱新篇,“大鼓新韵”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炒股配资网上,这一笔的确精彩。
发布于:黑龙江省